专业对一个人而言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对于身处校园生活中的你来说,专业也许意味着你每天要学习的是哪些课程。对于即将迈入职场的求职人士,专业也许意味着你在哪些方面跟其他人相比更具有优势。
但专业真的可以决定一切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今天的文章里,我们更想讨论的是,专业与我们自身的关系,以及专业背后,更广义的学习与我们的关系。大学阶段的学习和思考会不断塑造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着未来我们会过一种怎么样的生活。专业也许会影响到这个过程中的很多体验,但并不是绝对的。
如果暂时没选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怎么办呢?
现代人有一个很奇怪的特点,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事物往往很明确,但要说自己喜欢什么,却又经常说不出来。
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表达的不喜欢可能来自于我们不能从中找到成就感,而并不是来源于对于当前专业跟理想专业的比较。大学跟高中的学习有一个不太一样的地方是,在大学中我们很难像高中时期一样得到那么多即时反馈,而积极的反馈又是成就感的一大源泉。如果你觉得当前专业不够喜欢,或许可以考虑先体验一个学期。在这一个学期中,你可以多努力去探索在这个专业里面,哪些部分是让你觉得有意思的、被吸引的,哪些部分是让你感到挫折和痛苦的。
多去问问自己,对这个专业的不喜欢是不是因为自己还没有完全了解这个专业,是不是因为自己在探索这个专业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困难而感受到了挫败。投入学习一个新的领域,一般会有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摸索,也许你就可以从自己的进步中获得成就感,发觉之前的不喜欢只是自己对于困难的一种逃避跟合理化罢了。
可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你还是觉得没办法对自己当前的专业产生兴趣,也不必沮丧。毕竟能有勇气尝试、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事,也是一种能力。在这段时间里,相信你也一定有所成长。那么接下来你要做什么呢?你可以选择辅修双学位,也可以考虑直接转专业。但在这之前,希望你能先去看看那些你感兴趣的专业的培养方案,如果可以的话也可以去旁听一些课程。确定一下,你第二次做出的选择是不是自己真正理想的方案。
心理角度如何深入探索自己的专业兴趣?
兴趣发展的四阶段模型指出:人兴趣的形成和发展要经历四个阶段,依次是“引发的情境兴趣,持续的情境兴趣,新兴的个人兴趣和良好发展的个人兴趣”。在探索自己的专业兴趣时,我们可以参考这其中不同阶段的特点。
具体而言,情趣兴趣的激发和维持主要依靠外部因素,如任务的有趣程度,稳定的社会支持。而情境兴趣进一步转化为稳定的个人兴趣则需要个人对于任务的价值产生认同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落实到生活中,我们一方面可以积极寻求老师的帮助,多跟老师交流,获取稳定的社会支持。跟高中阶段的师生关系不同,大学里的师生关系往往更加松散,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更加主动。研究表明,在课堂外可以主动寻求老师的支持,与老师进行课堂内容甚至是职业发展的探讨,都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和学业成就。
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积极的投入来将兴趣维持住。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一些深层次的批判性思考是十分必要的。当我们可以采用批判性思维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和重新建构时,我们会更容易在其中发现新的闪光点,让我们对这门学科有更加深入的理解。除此之外,也需要保证学习的时间。研究发现,当学习者可以持续地付出努力时,即使是枯燥乏味的重复性任务也会变得有趣和充满挑战。
最后,一句竺可桢先生的话与大家共勉,“大学教育的目的,绝不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尤在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人、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
祝大家都能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求知探索,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潘颖秋. (2017). 大学生专业兴趣的形成机制:专业选择、社会支持和学业投入的长期影响. 心理学报, 49(12), 1513-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