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人才牵引完善机制
着力推动学院加快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于2019年3月成立,下辖2个教师党支部,共34名党员。自成立以来,院党总支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学校党委、行政工作部署,坚持党建引领、人才牵引,不断完善制度机制,着力推动学院加快发展。
一、发挥党组织功能作用,着力引领学院发展
1.科学规划学院发展。根据学校建设发展目标,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学院2018-2025年发展规划,明确学院发展目标、发展思路,为学院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结合学校和部门实际,出台《bwin必赢关于新时代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意见》,为新时代学院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指明了方向。
2.推动党组织标准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学党总支围绕“两个作用”发挥,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开展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建成标准化党员活动室,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召开党员大会、党总支会、支部会议,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学院各项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创新党建工作平台,提升党员教育管理水平。以课堂派、学习强国等为党建工作平台,进行线上线下理论学习,提升党员教师学习积极性、参与度。切实把基层组织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平台建设结合起来,党组织和党员切实融入到学院各项建设之中,并发挥组织保障作用。党员同志在为学院建设发展如学科建设、教学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真正发挥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刘鹤、陈绍松分别获得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奖二、三等奖;陈悫老师获得全省高校思政理论课展示比赛二等奖;龚丽佳老师领衔的团队获得全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19年在全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好课程》评选活动中,贺笃照主讲的课程被评定为优秀精品课程。多位党员老师应邀给校外单位作专题讲座、培训数十场,受到普遍欢迎。
二、深化教学改革,着力提升教学质量
1.严格教学管理。严格规范教研活动,做到研活动有计划、有重点,有记录,有实效。实施集体备课制度,除了线下集中讨论外,建设线上集体备课区,进行教学活动研讨,所开展的“三库”(问卷数据库、教学资料库、题库)建设取得实效。定期举行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教学反馈意见。坚持听课督导制度,针对教学检查中的教学意见及时反馈,常态化组织教研室、教学督导听课。严格教学管理,严控因私请假,杜绝因私调课现象,无教学事故发生。
2.创新教学模式。深入贯彻《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要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运用”,四门思政理论主干课程坚持闭卷统一考试为主,与探索开放式个性化考核相结合,注重过程考核,探索考核模式创新。开放式个性化考核具有严格的组织流程和明确可操作的考核评价标准。按照在线互动表现占20%、课堂学习表现占20%、实践项目成绩占25%、机考成绩占35%,综合评定学生最终成绩。合理区分学生考核档次,避免考核走形式,引导学生更加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闭卷统一考试由集体命题,不断更新题库,确保命题质量。编写出版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教程,建设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每年举办微电影大赛、手抄报比赛、大学生上思政课比赛等常规实践教学项目。由于认真组织,学生参与面广、活动水平高,受到与赛师生的普遍好评。
三、以高层次人才引进为牵引,着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1.大力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根据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新目标新要求,采取内培外引的方式,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着力提高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比例,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推动学院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提升。近五年来共引进博士10人。目前学院有3名在读博士,教授6人。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院把师德师风教育纳入日常工作中,常态化组织开展全院教师师德师风学习活动,开展师德师风自查自纠,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强调课堂言论有禁忌,并制定了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学院师德师风防控措施,引导老师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四、完善激励机制,着力提升科研水平
学院从制度机制着手,在部门考核中突出科研赋分权重,发挥激励引导作用,充分调动老师投身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人才引进中注重科研素质、科研成果考察。加强科研学习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种科研项目申报培训。成立院级非编科研机构1个,以教授、博士为主体组建10个科研团队。近三年来,成功申报省部级课题6项,厅级课题8项,院级课题4项。部门老师出版学术专著4部,教材1部,发表核心论文23篇,省级刊物论文72篇。学院注重以研促教,基础教研室团队围绕共建校级一流项目“思政基础课”一流教学团队,开展教学研究,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多篇,以研促教效果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