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会计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简报

时间: 2021-08-25

    会计学院202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铸牢民族团结思想意识,让团结之花扎根中华大地。2021年8月18日至8月20日,bwin必赢会计学院团总支组织师生32人前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白岩村开展“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活动由会计学院民族团结政策宣讲队围绕“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一主题展开。在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成了当地民族团结相关情况调研、为人民群众做实事、民俗文化学习、寻访退伍军人老党员、乡村振兴分享交流会等多项活动。此次活动的目的在于让民族团结相关政策深入人心,提高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光辉形象,进而深化少数民族群众对党的领导的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8日,宣讲队抵达目的地,白岩村干部会计李光玉协助宣讲队完成学生食宿问题和活动开展问题的安排部署,并为宣讲队员简要介绍白岩村概况。李光玉会计说:“白岩村是一个苗族聚居地,当地居民90%以上是苗族人口,拥有不到10%的汉族人口,苗族文化生息繁衍,上到耋耄老人,下到垂髫小儿都能使用苗族语言;同样,普通话推广力度大,除少数老年人外都能使用。”白岩村苗族民族文化底蕴内涵丰富,教育发展理念朝前,民族团结思想根植在人民群众心中,促进了宣讲队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宣讲队走家入户进行有关民族团结相关情况调研。18日下午14:00,宣讲队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当地民族团结相关情况。宣讲队走访过程中,在村落中随处可见诸如“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的字样。在走家入户调研中发现当地青壮年外出务工居多,当地村民主要是老人和妇女儿童,经济来源主要为合作社旅游业联合的民宿、餐饮板块。从村内文化建设及调研中得出结论,当地民族团结工作发展态势良好,村民有一定意识基础,民族团结政策入脑入心。民族团结带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

    宣讲队分批次从面到点覆盖村落为人民群众做实事,与当地村民交流民俗文化。19日上午,篮球场聚集了宣讲队员和儿童,宣讲队员采取游戏、故事分享、有奖竞答、舞蹈教学等多种方式陪伴留守儿童,以别具一格的构思方法向孩子们传递民族团结的思想,和孩子们交流学习习近平“七一”讲话重要精神,给孩子们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19日下午,宣讲队员进家入户给独居老人送去关怀;去田间地头和群众一起劳动,恰逢降雨,天边闪现彩虹,村民闲话家常告诫宣讲队员和孩子们不能追逐寻觅彩虹,更不能饮用桥下的水。

    20日上午,张水仙特邀退伍少数民族老军人、老党员金海连同志为宣讲队员们上党课。退伍军人金海连向宣讲队员们讲述了他的英雄事迹。他说,1984年,他怀着英雄梦第一次上了战场。开战前一天,他还在为了武器不趁手暗自腹诽,战争来临,敌人鲜血飞溅到脸上,他才知道,原来,战争真的会死人。于是,他不敢再有丝毫松懈。战争平息,厮杀声消失。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眼眶红了,接着说道,战场上,人死了,表还活着。后来,仗打完了,他也退伍了,他深知,打江山易,守江山难,立志要为国家守好这片土地,于是在村里坚守到现在。事迹分享结束,他号召同学们要树立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的决心,希望同学们增长才干、树立远大志向,投身国家建设,为人民群众守好来之不易的江山。

    20日下午,宣讲队参加白岩村优秀党员唐文德主任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经验分享交流会。唐文德旅游管理专业出身,自学建筑,投身乡村振兴行业,颇见成效。他结合白岩村实际,用真实案例向宣讲队员们描述了何为数字乡村,该如何振兴乡村等内容。同学们更加深刻认识到,无论是乡村振兴,还是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各民族的通力合作,全国人民应该携手共进,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通过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深入到实践中去,用实干践行才干,深入基层,服务基层,切实投身到民族团结事业当中去,为国家的团结稳定、繁荣发展做出贡献。图片 3

    图为宣讲队员与苗族群众的合影

  

  图片 7

    图为实践队员搬运物资。

  

  

  图片 4

    图为村干部李光玉与实践活动队队员们进行座谈交流会。

  

  图片 5

    图为实践队员帮独居老人修理椅子。

  

  图片 6

    图为实践队员组织留守儿童进行知识竞答。

  

  图片 8

    图为实践队员入户对当地居民进行民族团结相关内容宣讲。

  图片 9

    图为实践队员与留守儿童一起开展“七一”讲话精神交流会

  图片 10

    图为唐主任为实践队分享民宿管理经验。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