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7-03-09 浏览次数:3171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我们的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是让我们享受的,特别是好的传统文化。”
“我想,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好好把我们的汉字,这个中华民族的根,利用一个节日传承下去。”
……
3月7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刘长乐、冯骥才、苏士澍、成龙、海霞等5位全国政协委员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问题答记者问,共话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感悟——中华文化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当下,国内兴起了一股国学热,一些文化类综艺节目非常火爆,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今年两会上,《中国诗词大会》成为了代表委员口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新闻发言人王国庆在新闻发布会上专门提到《中国诗词大会》,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部长通道”也表示他非常喜欢这个节目。
这档节目到底火到了什么程度?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闻主播海霞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截至今年2月中旬,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第一轮的播出收视人群将近12亿,这个节目在微博话题的阅读量达到9000多万次,在网络有近600万的点播量,海外一个社交平台Facebook的总浏览量也达到了800多万次以上……
当然,不仅仅是《中国诗词大会》,包括《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在内的诸多关注中国文化的节目都是“每播必火”。
为什么这些节目那么火?
“我跟节目组主创人员聊过天,问过他们这个问题。我发现大家的回答有一点是非常相似的,中国文化尤其是到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去挖,你能挖出很多东西,那是一个大宝库,是一个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海霞说。
她引用了冯友兰先生的一句话,“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这说明我们中华文化在世界文明中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基因非常强大、非常优秀,所以才会不断地选择和传承。”
记者席上,不少记者频频点头。
正是这些给了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成龙去年获得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这项荣誉的电影人。在发表获奖感言时,他说,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传承——每个人都是传统文化的承载者
习近平总书记说,如果我们抛弃了传统、丢掉了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在这样一个社会节奏越来越快、文化入口越来越多元化的高科技时代,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合?
“青少年是我们未来生活的主人,传统文化的修养对他们特别重要。”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表示,我们每个人都是传统文化的承载者。
“怎么亲近我们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年轻人?我个人的想法就是循循善诱。”冯骥才表示,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的修养不是一天来的,我们一定要静下心来,文化的事情要慢慢做,要踏实做,一定要做实,要想各种办法。”
冯骥才赞成把传统文化编入教材,同时要不断创新方式。他提出要把年轻人带到传统生活里去体验,“一方面有知识,一方面有情结,人的心灵进入了传统,传统也进入心灵。所以,文化学习最好的方式是体验。”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则建议要写好中国字。
“作为两届政协委员,我一直在为书法进课堂奔走呼吁。”苏士澍说,2009年,他在全国政协大会发言,建议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2014年,他又提出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得到广泛好评。
苏士澍说,作为书法家协会主席,这两年响应中宣部号召,写万福送万家。他还建议设立“全民写字日”:“我觉得从小学好中国字,长大做好中国人,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弘扬——讲好真实、多元的“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才能传播好中国声音、弘扬好中国文化。但是,要讲好中国故事绝非易事。
全国政协常委、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及行政总裁刘长乐选取了几个小故事,阐释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中国故事”。
其中一个,是关于《草房子》的故事。刘长乐介绍说,《草房子》是曹文轩老师写的一个儿童文学作品。2016年,曹文轩老师获得了安徒生国际文学大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该奖项。《草房子》讲了一个叫桑桑的孩子历经苦难的故事,这个故事反映出曹老师的作品里有非常多的悲悯情怀,这个悲悯情怀讲的是从苦难中奋发图强。
“这说明世界上需要什么样的题材呢?就是真实的中国题材、多元的中国题材。”刘长乐说。
事实证明,这样的中国故事,不仅世界喜欢,百姓也喜欢。据海霞介绍,今年春节,《新闻联播》播放了老百姓自拍的“厉害了我的国”,还有像街景式海采,《一路回家》《天下父母》等等,都获得了非常好的收视率。“很多观众看完以后表示直戳心窝子,戳中了他们的泪点。但是就算哭,他们也特别喜欢看,也愿意看。”(记者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