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好《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和《贵州省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切实做好学校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普法工作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十六字”方针,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服务我省“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省委“一二三四”总体思路为主线,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使法治成为学校共识和基本准则为目标,以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工作着力点,完善和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不断提升师生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校园、法治校园,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校师生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扎实推进,普法的针对性、实效性明显提高,学校普法工作体系更加健全。师生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法治实践的参与度显著提高,全校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深入推进,全校师生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显著改善。学校普法基本形成制度完备、实施精准、评价科学、责任落实、保障有力的工作体系。
(三)工作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形成合力。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落实普法责任制,形成全校大普法工作格局,全面推进,全体参与,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以师生为中心,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为深入实施学校发展“十四五”规划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坚持因地制宜,学用结合。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结合普法教育目标任务,坚持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选取广大师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内容与形式,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学校的日常工作中,以推动普治并举、以学促用,引导广大师生形成学习及运用国家法律法规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不断提升法治素养。
——坚持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坚持全面依法治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普法融入法治实践、融入校园治理、融入日常生活,融入依法治校全过程。
——坚持立足学校实际。总结发扬“七五”普法经验做法,补齐短板不足,规划重点内容,突出重点对象,创新方式方法,善用学校优势和特色资源,实现全校师生普法工作的均衡发展和有效推进。
——坚持创新发展,注重实效。深刻把握学校普法的特点与规律,创新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打造系统特色,大力开展参与式、趣味式、体验式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开创学校普法工作新局面。
二、明确普法重点内容
(一)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
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引导全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各教学院部和各部门学习的重点内容,列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推动社团干部、班干带头学习、模范践行,做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深入推进“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运用各类媒体和平台,发挥好各教学院部普法阵地作用,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二)突出宣传宪法
在全校深入持久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阐释好“中国之治”的制度基础,阐释好新时代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内涵和意义,阐释好宪法精神。通过宪法宣传教育,强化宪法观念,培育师生宪法意识。加强国旗法、国歌法和国徽法等宪法相关法的宣传教育,强化国家认同。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加强宪法实施案例宣传。加强宪法文化建设,结合“12·4”国家宪法日,开展“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组织开展法治人物宣传活动。各党总支书记、师生党支部书记、辅导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学宪法活动。
(三)突出宣传民法典
广泛深入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全面提升民法典普法质量。阐释好民法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质,阐释好民法典关于民事活动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阐释好民法典关于坚持主体平等、保护财产权利、便利交易流转、维护人格尊严、促进家庭和谐、追究侵权责任等基本要求,阐释好民法典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推动各教学院部、各部门学习宣传民法典,推动教职工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师生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校园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把民法典纳入《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加强对大学生民法典教育。
开展“美好大学生活·民法典来相伴”主题宣传活动,使民法典入脑、入心。利用官微、网站等多种形式加强民法典宣传学习力度。充分发挥学校、教学院部两级民法典宣讲团作用,深入开展民法典宣讲活动。组织开展推进“民法典实施学校基层普法队伍大培训”活动,加强民法典普法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媒体、运用案例宣传民法典,开展民法典知识测试、竞赛、闯关竞答等互动活动。开展“民法典进班级进宿舍”法治活动。
(四)深入宣传与学校治理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需要,加强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保密法、反分裂国家法、国防法、反恐怖主义法、生物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积极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推动全校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以建设平安校园为目标,加强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禁毒法、《贵州省禁毒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围绕生态文明建设、食品药品安全、疫情防控、扫黑除恶、禁毒、预防电信网络诈骗、个人信息保护等学生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展经常性法治宣传教育,依法保障校园安全稳定,推动更高水平平安校园建设。
三、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一)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扩大法治文化阵地覆盖面,提高使用率。把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班级建设,在校园设施建设和公共空间利用中融入法治元素,推动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阳明文化、民族文化、校园文化融合发展,促进法治文化进班级、进寝室。着力提升各教学院部、各部门、班级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质量,推动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加强基层单位法治文化形象塑造,建设“法治微景观”,基本实现每个教学院部至少有一个法治文化阵地。倡导广场、图书馆、食堂、寝室等密集的场所增加法治文化元素。法治文化阵地要准确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确保宣传内容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功能设计要便于师生学习理解法律、便于开展形式多样的大众性法治文化实践活动。
(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法系的优秀思想和理念,挖掘民为邦本、礼法并用、以和为贵、明德慎罚、执法如山等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精华,根据时代精神加以转化,做到汲取营养,择善而用,使传统法律文化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相融相通。弘扬善良风俗、校规校训等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内涵,把不违反法律、不违背公序良俗作为校风的重要内容,让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在学校生根。
(三)加强红色法治文化的宣传、传承
组织开展红色法治文化研究阐发、展示利用、宣传普及、传播交流等活动。弘扬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建设一批以红色法治文化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讲好红色法治故事,传承红色法治基因,教育引导全校师生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信和自觉。
四、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
(一)加强基层依法治理
深化法治校园建设。加大学校普法力度,实施学校“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完善和落实学校法律顾问制度。健全二级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加强学校依法治理,打造基层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效阵地。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教学院部”创建,合理制定考评标准,加强动态管理,提高创建质量,促进学校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各项措施在学校落地生根。
实施学校“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制定培养工作规范与标准,遴选重点培养对象,加大培养力度,实现平均每个教学院部有2名以上“法律明白人”。创新培养模式,综合运用集中培训、网络教学、现场教学、法治实践观摩等方式,分级分期分批培养“法律明白人”。建立运用机制,畅通培养渠道,鼓励、支持“法律明白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参与法治建设、民主管理。建立集培训、考试、评定、考核、激励于一体的制度以及后续跟踪测评机制,加强动态管理。
(二)深化依法治校
深化“法律进学校”,推动学校健全依法治理制度体系,加强学校法治文化建设,切实提升学校依法办学、依法执教的意识和能力。落实法治辅导员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防范欺凌、性侵害、毒品、诈骗、非法传教、网络沉迷、游戏沉迷、校园贷等方面的法治教育,深化学校及周边环境依法治理。
(三)开展专项依法治理
加强应急状态下的专项依法治理,开展公共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治、防灾减灾救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方面的法治宣传教育,促进全校在应急状态下依法行动、依法行事,依法维护学校秩序。坚持依法治理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有机结合,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创建活动,加强对教学院部、各部门、学生会、班级、社团等校园治理中法治状况的研究评估工作,大力提高学校治理法治化水平。
五、加强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党委加强对“八五”普法规划组织实施的领导,成立全面依法治校领导工作小组,加强对本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各教学院部、相关部门要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把推进全校师生普法守法摆上重要工作日程。把普法工作纳入本部门法治建设总体部署,纳入综合绩效考核、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等考核评价内容,定期听取普法工作汇报,研究解决普法工作难题。各教学院部、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严格按照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要求,认真履行普法领导责任。(二)健全工作机制
健全完善法治宣传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大普法工作格局。党委宣传部负责统筹、协调、指导、监督、检查、考核全校的师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各教学院部、相关部门应当做好本单位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三)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
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每年制定普法责任清单和年度计划,并按照要求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报党委宣传部。普法责任清单应当及时公布,接受监督。逐步形成清单管理、跟踪提示、督促指导、评估反馈的管理模式,压实各责任单位的普法职责。推行普法责任单位年度履职报告评议工作,提高评议质量。
(四)强化基层基础工作
推进重心下移。加强政策、制度、机制保障,增强教学院部在法治宣传教育方面的能力和活力,确保普法工作的人财物保障向基层一线倾斜,推动基层普法工作顺利开展。
加强能力建设。加强普法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五年内组织普法工作机构人员轮训至少2次;加大对教学院部、相关部门普法工作人员的工作指导、培训力度。
加强理论研究。重视法治传播规律和全校上下守法规律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应用对策研究,完善法治宣传教育专家咨询制度,加强法治传播和法治文化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五)落实经费保障
将普法工作经费纳入预算,建立与法治宣传教育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专项经费投入机制,保障法治宣传教育所需资金。
(六)加强评估检查
健全普法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对普法工作开展情况、工作成效以及师生法治素养提升效果开展综合评估,从实际出发设定评估参数,健全评估指标体系,提升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开展年度考核、中期评估与终期总结验收,将年度普法工作考核纳入法治校园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按规定表彰和奖励普法工作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和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加强日常指导和监督。加强对普法责任单位的日常指导和监督,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注重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防止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确保普法工作有声有色、有力有效开展。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落实普法责任制不到位的,发出普法提示函或建议书,必要时进行约谈,提出整改要求;对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通报批评,依规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