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在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东盟内陆开放经济合作与人才培养”会议系列活动主题报告会上,来自国内外多所高校的专家和教授聚焦“AI时代东盟人才培养合作”主题,围绕AI时代人才培养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和分享,不少观点兼具国际视野、与时俱进,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
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研究生院王航院长报告了他们开展国际合作培养人才的经验。南洋理工大学以教育、研究、创新和社群为核心支柱,持续保持学术卓越,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联合培养双学位、硕士和博士项目,合作推进顶尖人工智能项目和人才培养。他们通过与政府和产业的合作,构建的三螺旋模型促进了经济增长和人力资源的培养,以及社会和社区的发展和进步,并通过持续教育促进终身学习,取得了非凡成绩。
来对自外经贸大学的哈萨克斯坦专家伊万报告了AI如何赋能国际教育发展:基于大学招生服务与教学质量提升分析。伊万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为基础,阐述了AI在大学招生、教学等方面的强大作用,并作出其发展趋势,并系统地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大学招生环节中的流程与作用、人工智能在大学招生环节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人工智能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中使用的模式理论和构建,给出了有效建议。
来自对外经贸大学的美国专家路易报告了“人工智能时代国际人才培养的创新”中人工智能将怎样对人才进行培养与学习给出了具体方法。路易在现场向我们展示了他与人工智能的互动交流,分享了人工智能的四大功能包括:个性化学习、数据驱动的洞察、自动化评估、识别未来技能。人工智能的培训方法包括混合式学习、游戏化以及微学习。教育中人工智能作为工具增强了评估方法并个性化学习体验,为教师提供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出更好的学习环境,支持学生的成长和成就。
来自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唐建报告了“新质生产力与我国设计教育的融合路径”。唐建教授从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出发,分析了新质生产力下的设计教育新颖性,提出了新质生产力下设计教育实践路径。人工智能正在重塑设计教育,跨学科课程设计是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强化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石,培养创新能力是设计教育的核心使命,要转变教学方法,开阔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国际化视野,培养出适应新质生产力时代需求的创造性和能力卓越的设计师。
来自浙江工商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易开刚教授报告了“知识开放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新理念与新路径”。从知识开放时代的特征、变化和要求出发,提出了高等教育应该从以知识为中心向以人的成长为中心来转变的新理念,回答了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知识开放的教育内涵:打开学科、学习、学校、知识的边界,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并从知识开发时代的大学是培养人才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终身教育中心的定位,进一步回答了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
一审:金梦薇
二审:周 围
三审:苟先茂